<acronym id="q8i0o"><center id="q8i0o"></center></acronym>
<rt id="q8i0o"></rt>
<acronym id="q8i0o"></acronym><acronym id="q8i0o"><center id="q8i0o"></center></acronym>
<rt id="q8i0o"><small id="q8i0o"></small></rt>
<sup id="q8i0o"><div id="q8i0o"></div></sup>
<sup id="q8i0o"><center id="q8i0o"></center></sup>
關閉
寧夏銀川市賀蘭縣推進移風易俗 弘揚時代文明新風尚
發表時間:2021-11-27來源:寧夏文明網

  2021年以來,寧夏銀川市賀蘭縣牢固樹立移風易俗打“持久戰”的思想,壓緊壓實責任、創新方式方法、集聚工作合力、完善監督方式,做到宣傳、協作、管控、督導“四到位”,不斷推動移風易俗工作取得新成效。制定《賀蘭縣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建設評估細則(2021年版)》和《賀蘭縣2021年移風易俗工作落實情況考核細則》,委托第三方調查機構對各村(社)及鄉鎮街道實行全覆蓋培訓和考核,有效解決了群眾知曉率低、干部抓不住重點、工作成效不明顯問題,群眾的認同感、獲得感、幸福感不斷得到提升。

  抓機制建設,健全長效制度體系。把移風易俗工作列入意識形態和文明創建考評內容,健全完善縣鄉村三級移風易俗工作領導小組和三級聯包責任制,制定賀蘭縣移風易俗“三個清單”,各行政村(社區)成立移風易俗勸導隊,全縣各村居均成立和組建村民議事會、紅白理事會、道德評議會等村民自治組織,制定并完善鄉規民約、村規民約和移風易俗相關制度,逐漸形成“一約一會一隊”制度。通過設立“移風易俗事務公示欄”和“道德紅黑榜”制度,讓違反移風易俗規定的村民“紅紅臉”“出出汗”。組織全縣黨員干部簽訂移風易俗承諾書,廣大黨員干部帶頭抵制鋪張浪費。

  抓思想建設,堅持先進理論思想引領。一是堅持黨建引領,凝聚移風易俗強大合力。落實黨委領導、政府負責、鄉村協同、社會參與的工作機制,鎮村兩級黨組織將治理高價彩禮、推動移風易俗專項行動作為夯實鄉風文明基礎的重要抓手,暢通監督舉報渠道,嚴查索要高價彩禮、大操大辦、炫富比闊等不良行為,有效遏制了在婚喪事宜中污濁風氣、滋生腐敗現象。二是堅持文化引領,凝聚移風易俗思想共識。組織開展“金牛迎春.網絡過大年”“美麗鄉村 文化大集”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開展“緬懷先烈.禮敬先賢”“粽香傳情.愛國端午”“倡導國慶新民俗 打造愛國活動周”等10項主題活動,將積極向上的傳統美德滲透和融入農民的日常生活中去。充分運用村規民約、家風家訓、俗語格言等鄉風教化資源,讓村民在日常生活中找到傳統的“根”。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活動,開展“傳承紅色基因,培育時代新人”黨史學習教育1900余場次,覆蓋人數5萬余人。三是堅持輿論引領,營造移風易俗濃厚氛圍。以縣融媒體中心平臺作為宣傳主陣地,開設黨史教育、文明實踐、移風易俗等專題專欄9個。把“村村享”大喇叭作為空中“宣講員”和惠民“主陣地”,定時播報中央和區市縣重要新聞資訊,開展疫情防控、移風易俗、鄉村振興、黨史教育等音頻廣播2萬余條次,播放總時長已超過850小時。

  抓典型帶動,強化移風易俗示范引領。全縣自下而上持續推進“移風易俗示范戶”“移民脫貧示范戶”“文明家庭”“好公婆、好媳婦、好女婿、好兒女”“星級文明戶”“先進紅白理事會”等各類先進典型評選活動,并通過事跡展播、巡講報告、文藝演出等多種形式,激發群眾的道德自覺。2021年通報表揚“最美志愿者”“最佳志愿服務組織”“最美志愿服務社區”“最佳志愿服務項目”13個。向自治區文明辦推薦上報全國道德模范、自治區道德模范和寧夏好人22人。舉辦了“文明家庭”“最美家庭”“新時代好少年”先進事跡發布活動,評選賀蘭縣文明家庭24戶、新時代好少年25人。制作最美家庭和文明家庭的宣傳片,總閱讀量達到了2萬人次。目前全縣涌現各級各類道德模范460余人,“最美人物”2264人,其中農村群眾占60%以上。打造核心價值觀主題一條街、鄉村文明一條巷、主題廣場等30余處,新增各類公益廣告8926塊(個),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國夢”“脫貧攻堅”“移風易俗”“鄉村振興”融入干部群眾教育之中。全縣各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運用櫥窗、大喇叭、巡村宣傳車、微信等線下線上渠道,積極宣傳移風易俗的好作法、好經驗和先進典型。

  “文明積分”唱“主角”。開發“鄉村振興暨文明實踐積分管理系統”,建立“做實踐、存積分、兌獎品”激勵機制,運用積分制推動解決鄉村“關鍵小事”,初步形成了政府監管、中心指導、鄉鎮牽頭、村委組織、村民參與的多方聯動模式。宣傳部累計撥付50萬元重點扶持隆源、廣榮等5個移民村,運用積分激勵引導村民參與鄉村振興、移風易俗、文明創建等活動。全縣各實踐站根據實際成立積分評議小組,建立管理臺賬,每月利用“主題黨日”和“道德評議會”進行“文明積分”評議,在“道德紅黑榜”上進行公示,讓“小積分”“積”出了好民風。欣榮村“積分超市聯盟”信息管理系統、譚渠村和銀河村積分超市“巡回車”、廣榮村和隆源村正反向清單等典型做法在全縣進一步推廣。2021年兌換文明積分52萬分,累計兌換達到87萬分,村民已成為新時代文明實踐中的“主角”。

  “道德紅黑榜”扶正氣。在全縣扎實開展道德“紅黑榜”評議活動,并納入精神文明建設目標管理考評中,為推動移風易俗、加強鄉村治理提供有力的正向激勵平臺。各村(社區)每月通過道德評議會民主評議,將孝親敬老、庭院整潔等方面的先進典型在“紅榜”上張榜宣傳,給予積分獎勵;將不講衛生、不贍養老人等不良行為在“黑榜”上曝光批評。自2020年評議開展以來,村民的生活習慣和環境的得到明顯改善,特別是“黑榜”戶,逐步實現從“丟面子”向“爭面子”轉變。2021年全縣道德“紅黑榜”累計發布榜單960余次,“紅黑榜”上榜人數5916人,“進步榜”上榜人數707人。道德“紅黑榜”已成為賀蘭鄉村治理體系中村民自治的制度化、長效化政策舉措。(賀蘭縣委宣傳部 文明辦)

責任編輯:馬麗娟
【糾錯】
  1. 字號加大
  2. 字號減小
  3. 打印
中國精神文明網網站©版權所有
中文无码av丁香,欧美性爱爱视频网站,黄色一级A片免费观看,A片人蛇交视频在线观看,欧美另类丰满69XX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