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埔方湖坑角莊,山清水秀好風光,養育英才龔苑香,甘把熱血灑秋江?!币磺世噬峡诘摹对废沩灐啡缃裨诜胶鍌鞒?。
河源市紫金縣柏埔鎮方湖村一股紅色文化的氣息撲面而來。圖片來源:河源日報
12月7日,記者走進廣東省河源市紫金縣柏埔鎮方湖村紅色文化展館、紅色文化長廊、紅色紀念亭等,一股紅色文化的氣息撲面而來。河源市紫金縣柏埔鎮方湖村是革命烈士龔苑香的故鄉。近年來,方湖村用紅色精神滋養初心、引領使命,深入推動移風易俗,引導群眾在日常的文明新風中見賢思齊、崇德向善。不少村民直言“幸福感滿滿”。
挖掘紅色資源傳承紅色基因
大革命時期,柏埔鎮方湖村有位優秀兒女龔苑香,在中國共產黨歷史上書寫了光輝的一頁。龔苑香曾參與紫金“四·二六”武裝暴動,先后出任中共紫河特委委員、中共古石區委組織委員等職,并受黨的委派,到黃塘、柏埔、青溪、河源一帶,發展革命組織。1932年5月,他被國民黨殺害于紫金縣城秋香江河邊,時年30歲。
當日,記者走進方湖村紅色文化展館,方湖小學的師生正在館內開展愛國主義教育。館內,老師耐心地為大家講解著革命前輩的故事。一小學教師告訴記者,方湖小學和展館相鄰,在這里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更有現場感,也更益于培養學生愛國主義精神。每逢節假日,不少返鄉村民也來到方湖村紅色文化展館參觀瞻仰龔苑香等革命先烈的事跡。紅色文化展館內還展出有紫金縣人民抗爭大隊曾在方湖的征戰事跡,其中王香、朱文、鐘金泉等游擊隊員在方湖曾留下戰斗的足跡。
紅色領航文明鄉風
紅色文化展館、紅色文化長廊、人民舞臺、文化廣場……這一系列紅色基礎設施建設使方湖村村容村貌進一步得到提升,讓村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不斷增強。方湖村一村干部介紹說,通過一系列的紅色資源挖掘,弘揚革命先烈精神,讓革命先烈精神永放光芒,教育和激勵一代代人始終牢記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并以此深入推動移風易俗。
一系列紅色基礎設施建設使方湖村村容村貌進一步得到提升。圖片來源:河源日報
推動移風易俗,是惠及千家、福澤萬戶的民生大事,是引領文明、弘揚新風的社會好事?!耙骑L易俗,莫善于樂”。方湖村積極加強建設村民理事會、紅白理事會、道德評議會、禁毒禁賭會,修訂村規民約并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切實發揮“一約四會”的引導監督作用,讓德高望重、公道正派的老黨員、 老干部、老教師、鄉賢參與其中,形成廣泛的正面力量,深化婚喪習俗改革、深入開展移風易俗行動,在全村營造了濃厚的移風易俗氛圍。
鄉風惠民擦亮精神富裕底色
方湖村還加強農村科技、衛生、法律、文化宣傳教育,通過科學文化知識、脫貧致富技能的學習和文明道德風尚的培育,改變人們舊觀念、舊傳統、舊的生產生活方式,充分利用宣傳欄、宣傳車、倡議書、張貼標語、懸掛橫幅等形式,向廣大群眾宣傳“移風易俗倡文明, 狠剎陋習樹新風”的緊迫性和重要性。
彰顯人文之美,達到精神的普遍富裕,是共同富裕新征程中至關重要的一環。美麗鄉村的“幸福密碼”,是讓群眾住上好房子、過上好日子、養成好習慣、形成好風氣。眼下,行走方湖村,這樣美麗動人的場景俯拾皆是:河堤綠意融融,廣場舞步歡快,鄉道平整通暢,節能路燈夾道相迎……利用紅色資源優勢,讓村里人都過上好日子的同時,方湖村村容村貌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移風易俗的深入推動,讓不少村民直言方湖美。就連不少外出鄉賢回村,也稱贊家鄉美?!盎氐郊亦l,看到村里的環境衛生搞得非常好,路邊裝有幾百盞路燈,全村的道路硬底化,還新建了文化廣場,村民每天晚上都在那里跳舞?!狈胶逋獬鲟l賢鐘悅安說。(來源:河源晚報 張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