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特別喜歡這里,給我的學習生活帶來了不一樣的色彩?!睆男∠矚g小提琴的駱清秋,是江蘇省張家港市南豐小學(永聯校區)五年級學生,她特別喜歡的地方,是學校里的鄉村“復興少年宮”,這里有專業老師提供免費指導,讓她即使身在農村也能實現“小提琴夢”。
圖片來源:張家港市南豐小學(永聯校區)
音樂藝術,曾是這群“農村娃”的“未知數”。今年,駱清秋所在的南豐小學(永聯校區)掛牌建設鄉村“復興少年宮”,設立管弦樂、丙烯畫、足球等60多個社團,學校利用課后時間每周開展5次教學活動,讓農村娃的課后時光變得豐富多彩。
圖片來源:張家港市南豐小學(永聯校區)
圖片來源:張家港市南豐小學(永聯校區)
今年,張家港市各個鄉鎮紛紛建設起鄉村“復興少年宮”,每逢周末,熱鬧非凡。樂余鎮永利村將一處群租房升級改造,打造鄉村“復興少年宮”,內設鄉賢工作室、手工課堂、書畫課堂、文化課堂等多個功能室,整合永利村“四季果園”農旅融合產業載體資源,依靠志愿服務力量,面向廣大農村中小學生和學齡前兒童,開展道德培育、文體娛樂、勞動實踐等活動;鳳凰鎮以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為主體,結合專業的足球場地,鏈接初心學堂、非遺傳習所、山歌驛站、家風館等陣地資源,系統化、常態化設計開展鄉村“復興少年宮”課程項目,同時,組建一支集足球教練、非遺傳承人、閱讀推廣人、退休老教師、文化志愿者等為主的輔導員隊伍,為廣大青少年兒童開辟妙趣橫生的“第二課堂”。
圖片來源:張家港市南豐小學(永聯校區)
圖片來源:張家港市南豐小學(永聯校區)
圖片來源:張家港市南豐小學(永聯校區)
建設鄉村“復興少年宮”,是改進和創新農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的戰略舉措。今年,張家港市將鄉村“復興少年宮”建設與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有效融合,為農村未成年人提供道德培育、勞動實踐、體育鍛煉、興趣培養等服務,引導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圩印?。截至目前,該市已掛牌建設鄉村“復興少年宮”32個,分布在12所學校、9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11個村級新時代文明實踐站。
圖片來源:張家港市南豐小學(永聯校區)